权威观点|卫计委:什么是急慢分治,急慢分治对慢病患者有何意义?

时间:2022-11-23
之前,我们已经和大家分享了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属于慢性病状态,需要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“高精尖技术”,而是精细化的慢病管理。



虽然这一观点与国家分级诊疗的制度精神是非常契合的,但是部分肾友以及家属对此仍然表示有些难以理解,有所怀疑。


所以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急慢分治,更好地改善自己和家属的病情,这次进一步与大家分享一篇国家卫计委医政管理处的文章——《急、慢性病分治对推动分级医疗的作用》。(具体如下图所示)





01 什么是急慢分治


该文一开始就开宗明义地指出:“急慢分治”就是根据疾病不同的两种特

点,分流患者到适合的医疗机构就诊的做法。

“急”即急性病,其特点为发病急剧、病情变化很快、症状较重;

“慢”即慢性病,指身体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,无法彻底治愈,需要长期治疗、护理及特殊康复训练的疾病。具有病因相似、起病隐匿、病程长、不可逆、并发症多、伤残 / 致死率高、经济负担重等特点。

同时该文指出,慢性病并不像大家常规理解的只有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病情较轻的疾病,还包括“心脑血管疾病、恶性肿瘤”等大家过去认为相当严重的疾病。







02 “急慢混治”有什么坏处?

该文指出:“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整体医疗水平取得长足发展,有些技术如急、危重症抢救等达到了世界水平,但是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发展缓慢,急、慢性病分治发展水平低。”

1.不利于病情

急慢混治第一个坏处就是对于慢病病情不利。

“从使慢性病患者受益来看,慢性病管理重视预防和健康教育,需要固定医务人员连续管理,大医院医务人员与患者交流时间少,不完全适合慢性病患者的稳定期和康复期治疗。”



2.患者负担重

急慢混治第二个坏处就是浪费严重,增加患者负担。

“大医院的大型医疗器械、技术等密度高,单位病床的成本高,而慢性病对医疗器械依赖少,用急性病的治疗手段医治慢性病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。急、慢性病分治对于控制医药费用效果显著,据一项研究表明,按慢性病分流后可节省费用34.3% ~ 53.8%(根据病种不同)”

 

3.致死率较高

急慢混治的第三个坏处就是防控水平不足,致死率偏高。



“重传染病、轻慢性病的意识还普遍存在,对慢性病消耗越来越多医疗资源的现状认识不足。慢性病防控水平不高,我国 30 岁到 69 岁者患慢性病的致死率高于加拿大和英国的两到三倍。”







03 总结与建议

从疾病的特点来看,血液透析等尿毒症患者身体结构及功能发生改变,无法彻底治愈,需要长期治疗、护理,完全符合慢性病的特征。

而作为慢性病患者,血液透析患者如果在大型医院透析则属于“急慢混治”。在疫情严峻的当下,这样除了上文所述的坏处外,还存在较大的疫情风险,建议及时选择更符合慢病管理需求的透析中心为宜。

了解更多关于血液透析慢病管理的信息,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咨询。



联系客服
透析咨询 | 中心参观
长按二维码添加







【编后语】

目前,国内大多数中心,顺利完成透析,保证透析安全基本不再是问题,但在指标、并发症控制仍有所欠缺,距离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的透析水平也还有一定差距。2021年康华阳光响应国家急慢分治的号召,在国内率先全面实践落地了“个性化+无伤害透析”新技术。在解决指标控制、并发症控制问题方面展现了更加显著的成效。

个性化定制透析处方是指:针对每个肾友不同的病情,制定不同的透析方案,每个肾友的治疗方案没有任何雷同。

无伤害透析是指:在国际最新文献指导下,通过一系列非常精细的操作,让透析发挥更接近至正常肾脏的替代功能,最大限度降低透析对心脑肾等人体脏器的伤害。




在线咨询 客服电话 统计查看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